
9月14-15日,2023大灣區“工業上樓”產業空間規劃設計與開發運營研討觀摩會在深圳舉辦,華陽國際設計集團受邀分享。
數字時代背景下,以深圳、東莞為首的大灣區城市正全力推動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轉型升級,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騰挪空間,積極推動“工業上樓”創新實踐。本次研討會聚焦5大課題,從政策體系、建筑空間與規劃設計、定位與開發運營等維度,共議大灣區產業空間升級與創新。華陽國際設計集團設計副總裁李偉受邀演講,以《向工業建筑學習》為題分享工業上樓探索經驗。


李偉 華陽國際設計集團設計副總裁
觀點 | View
-
在深圳踐行“工業立市”的形勢下,建筑設計要完成從民用建筑到工業建筑的思維轉變,深入到一線去認識產品研發—組裝中試—采購生產—營銷物流的閉環。在設計落地的過程中,我們一直在思考:
-建筑適配什么工業?同一個產業鏈前后端,每個環節適配的建筑是不一樣的。工業上樓可分為輕工大廈與高標廠房兩種定位,設計應結合地域、企業特色,運用不同的配套,打造不同的工業上樓產品。
-工業如何上樓?用高層解決多層或單層的生產問題,針對產業分類,提供相應的物流體系。對于柱距、貨梯,鎖定企業定位,定制合適的系統。同時,在數字化浪潮之下,應該與無人機等技術接駁,打造智慧物流系統。
實踐 | Practice
-
華陽國際,深耕辦公/產業園建筑領域20余年,在半導體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創新、大健康、智能家居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的“工業上樓”項目,用高效創造的基因和以人為本的視角,打造面向未來的可持續建筑,回應城市建設的切實訴求。
01
寶龍上井工業上樓,深圳市2023年首批重大項目之一。規劃上,“兩軸一芯”打造十字空間結構,產業、生活空間縱向相交;以立體錯層、客貨分離、多層串聯等策略,打造高效有序的交通體系;立體慢行系統串聯園區各功能空間,塑造優質生產、生活、生態圈。項目作為承載半導體全產業鏈布局、全時生產空間的全芯之城,打造深圳工業上樓標桿。

用地面積:約100,000㎡
總建筑面積:700,000㎡
服務范圍:概念設計(單體建筑)/ 概念規劃/規劃設計/建筑方案設計(單體建筑)/初步設計/施工圖/結構/給排水、電氣、暖通/工業化設計/BIM設計/造價咨詢
合作設計單位: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
02
寶龍生物醫藥創新生態產業園,深圳市首個新一代生物藥專業化產業園區,項目從規劃,建筑,景觀和產業四個維度設計,意在打造一處集生產、生活和生態空間為一體的三生融合示范型園區。建筑設計創新性采用“工業上樓”的產品新模式,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同時,推動園區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,最大化釋放園區內部景觀資源,讓城市景觀自然滲透,打造深圳市“工業上樓”標桿試點及全國生物藥產業的前沿陣地。

用地面積:75,341.96㎡
總建筑面積:408,481.7㎡
服務范圍:建筑方案設計/景觀設計/室內方案設計
03
尚智科園,光明區首批高新產業園區,兩軸一心,充分引入東、南兩側的城市景觀,實現產業空間與綠色生態有機融合;建筑首層朝向生活軸與商務軸架空開發,多層水平連廊系統建立多元立體研發街區。

用地面積:57,737㎡
總建筑面積:291,614㎡
服務范圍:全過程設計總包
04
東江智能家居工業園,地處廣深創新走廊重要節點,助力打造光明區先進制造產業高地。以地下通道、空中連廊提高園區內交通效率,保證各個廠房之間生產線高效運行,減少廠房生產地面車流對城市道路的影響,打造高效園區。

用地面積:78,157.12㎡
總建筑面積:231,389㎡
服務范圍:全過程設計
-
面對未來,華陽國際將持續探索,打造高質量產業空間,助推深圳特色工業上樓實踐,助力大灣區產業升級。
注:本文部分方案為過程中方案,文中所有信息和內容均為純文化交流所用,非項目實際實施和批復許可,不構成銷售承諾和交付承諾